来源: 国家外汇管理局
2021年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,国际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,包括疫情冲击导致的衍生风险、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高位运行、部分国家债务高企等。但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我国将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坚持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,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。
内外部环境中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增多。从基本面看,国内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更加巩固,在新发展格局下,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、进口和出口、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,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。从政策面看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,有助于促进境内外资金双向、均衡流动。从市场条件看,当前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,外汇市场深度广度和成熟度提升,有助于继续发挥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。从外部环境看,如果新冠肺炎疫苗全球接种并且效果显现,世界经济和贸易活动有望逐步复苏,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总体正面。
预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。首先,货物贸易将保持一定规模顺差。如果全球疫情趋稳,境外产业链、供应链将逐步修复。2020年12月以来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主要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均超过疫情前水平,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提升。同时,全球经济复苏、外需提振也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。其次,服务贸易逆差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如果全球疫情防控取得较大进展,跨境人员流动限制放松,将带动出境旅行支出逐步增加。综合以上各因素,预计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顺差规模。
跨境资本流动有望延续有进有出、总体均衡的态势。一方面,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向好,营商环境不断改善,将吸引境外长期资本在我国深耕发展。同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,股票债券纳入全球主要指数,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仍具较强吸引力。另一方面,我国坚持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,持续拓宽对外投资渠道,更好满足境内主体多元化配置境外资产需求,私人部门持有的境外资产有望进一步增加,发挥平衡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。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外汇管理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继续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,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,多措并举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
一方面,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,推动金融市场开放,不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,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一是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双向开放,包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;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(qdlp/qflp)试点,扩大qdlp试点范围,完善qdlp投资报告制度,健全常态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(qdii)额度发放机制;持续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改革;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股票、债券资金管理。二是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,支持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、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,完善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信息网上核验。三是支持北京“两区”建设,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、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改革开放,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的改革创新。四是建设开放多元、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,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品。
另一方面,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,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。一是坚持市场化原则,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。二是完善外汇市场“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”两位一体管理框架,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双向监测与风险评估,以加强宏观审慎为核心改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,以转变监管方式为核心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打击地下钱庄、跨境赌博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。三是加强市场预期管理,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树立“风险中性”原则。四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,坚持市场化原则,前瞻性做好战略配置,动态优化投资组合,努力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、流动和保值增值。